www.suneven.com | www.vsall.com | www.lzao.com

收起个人介绍
   

电子杂志:覆灭边缘

从2004年到2010年,短短的7年时间,电子杂志行业浓缩了兴盛到衰败的历程,近一亿美元的风险投资资金在这个行业中深套。“电子杂志商店”覆盖众多知名杂志,包括时代出版公司旗下的《时代》《财富》《体育画报》和《人物》等,康泰纳士出版公司旗下的《纽约客》《名利场》和《时尚》等。

 


 


 


  《瞭望东方周刊》记者骆晓昀 | 上海报道


  从2004年到2010年,短短的7年时间,电子杂志行业浓缩了兴盛到衰败的历程,近一亿美元的风险投资资金在这个行业中深套。


  回本遥遥无期,转手又无人接盘,这几乎成为了风险投资业最典型的失败领域。


  从ZCOM到XPLUS的落寞与消声匿迹,到杨澜和李湘的电子杂志停刊或无声无息,无论风投的巨大资金还是名人的个人效应,都无法让这个一度被寄予高期望的行业走上正轨,形成自己的盈利模式。


  是因为资金,还是因为管理,抑或是行业的生存能力?难道风投们集体错估了这个行业的前景?7年过去,在覆灭的边缘,电子杂志还有没有自己的那条出路?


  破灭的梦想


  “现在谈这个已经太没意思了。”《豫约》杂志一名前高管告诉本刊记者,他言语中带着明显的无奈和落寞,“事情都已经这样,我再出来接受媒体采访之类的,很无聊,挺那个的。”


  和杨澜与李湘的电子杂志一样,《豫约》也有一个知名艺人做背景。它是著名主持人陈鲁豫任主编的一本半月刊生活类电子杂志,带有鲜明的陈鲁豫个人风格。


  从搜索资料看,《豫约》最后一次的上架时间为2010年4月1日。它总共发行了67期,经历了电子杂志从2007年的辉煌时代到2010年的垂死挣扎。


  “杂志最高峰的时候,每期有至少几百万的阅读点击量。主要收入还是来自于广告,我们团队没有尝试过有偿下载的盈利方式。别的杂志有过类似的尝试,但在收费环节中都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。”该人士介绍说。


  在这位资深媒体人的眼里,金融危机是导致电子杂志全军覆没的罪魁祸首:“后期,公司里几乎没有什么现金流,杂志的内容同化性很严重,争取广告商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,唯一的收入来自帮厂商做专刊。这种植入性广告的专刊,更无法在内容上赢得更强的市场竞争力,但当时也没有别的出路,靠这种饮鸩止渴的模式,杂志才又支撑了几个月。”


  “电子杂志的成本远高于普通的网页和BBS论坛;但电子杂志依靠的是FLASH平台,阅读速度、搜索反应等却劣于BBS,因此它的盈利模式也应与传统电子媒体大不相同。”该人士说,“走高端模式是电子杂志自我救赎的出路。比如为奢侈品牌做一本很漂亮的宣传册等等。”


  生存还是毁灭


  电子杂志还能生存下去吗?


  “电子杂志之前的确很热,但现在不是已经死了吗?目前看来,电子书的前景很不错,关注电子杂志的人就没什么了。”从事文化产业风险投资的恒道资产董事总经理张骏对本刊记者说。


  王国胜,世通华纳移动电视传媒集团副总监兼首席内容官,2005年曾任职于阳光集团,他告诉《瞭望东方周刊》:“电子杂志这种形式本身不应该消亡,只是商业模式没能得到很好的规模化。电子杂志覆灭不是因为金融危机,原因主要在于电子杂志平台是资本运作的产物,没有高质量的以内容为王的产品。这就像让鸡下蛋,却没有孵蛋培育的过程。”


  从形式来看,电子杂志集合多种媒体的表现方式,照片、文字、声音、动画,在这个平台上融为一体。目前的电子杂志已经进入第三代,以FLASH为主要载体独立于网站存在。它兼具了平面与互联网的特点,延展性强,可移植到PDA、MOBILE、MP4、PSP及 TV(数字电视、机顶盒)等多种个人终端进行阅读。


  如此享受的阅读方式,为什么得不到读者的认可和市场的接受呢?


  电子杂志的阅读基本都需要下载、安装阅读器,这导致下载杂志文件很麻烦;杂志的内容无法被搜索引擎收录。从普通受众的角度看,阅读电子杂志有一定的障碍。


  一些分析认为,电子杂志内容庞杂,用户使用时间成本太高。而且电子杂志上的所有东西都能在各大门户或者通过搜索找到,它从昔日的主流走向极少数人使用是一种必然。


  电子杂志的行业龙头ZCOM采取的商业模式是:免费向用户提供各类电子版杂志,通过收取投放的广告费获益。但成本的增长远高于广告收入的增长。2006年,ZCOM电子杂志单月亏损就已近200万元。同时,用户对于这种新鲜事物的热情也不持久,ZCOM高峰时用户数量达到四五百万,不久之后,这些用户都似乎对电子杂志失去兴趣了。


  置于死地而后生


  2009年12月美国4家主要出版集团:美国时代出版公司、康泰纳士出版公司、赫斯特出版公司和梅雷迪斯出版公司共同出资创建一个新公司,推出一个覆盖旗下所有杂志的“电子杂志商店”,读者可以付费下载到手机上阅读。


  “电子杂志商店”覆盖众多知名杂志,包括时代出版公司旗下的《时代》《财富》《体育画报》和《人物》等,康泰纳士出版公司旗下的《纽约客》《名利场》和《时尚》等。


  受金融危机和电子杂志迅速发展的冲击,这4家出版集团旗下的纸版杂志广告收入大幅缩水,发行量也急剧下降。时代出版公司当时已裁员近600人,并将旗下的《生活》和《南方格调》等杂志停刊,康泰纳士出版公司也不得不将旗下的《美食家》《优雅新娘》和《现代新娘》等知名杂志停刊。


  同样是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,中国市场选择抛弃新兴事物,而美国市场却选择了成本支出更小的电子杂志,这之间最大的区别也许在于两个不同的市场的成熟度和培育度。


  由于国内的媒体出版领域并未对外资开放,而电子杂志行业可以绕过这一政策屏障,让杂志业的门槛降低了,因此,在中国,电子杂志这种形式对投资方而言还具有天然的政策优势。


  2010年8月22日,百度宣布在其旗下的贴吧中推出吧刊服务。与传统电子杂志相比,贴吧电子杂志服务换了一个形态——制作发行门槛低,百分百由网民生产组织内容,且易于阅读和传播。这与传统电子杂志平台生产内容有着截然区别,激活了用户创作的欲望。


  百度的吧刊也许是电子杂志重生的另一条出路,走绝对精品的高端路线,还是彻底放下架子融入网民之中,对于电子杂志行业都是新的探索和方向。


  火爆电子书


  相较于电子杂志,营运模式逐渐趋于合理的电子书产业则再加了把火。


  “2003年我们就投资了汉王,上市后公司的收益是当初投资的100多倍,是相当成功的案例。”张骏说,“由于书籍版权资源掌握在各大出版社手中,因此各电子书销售商普遍版权资源不足。所以,我们投资了另一家内容服务商——书客数字科技,目前已与40多家出版社签约,取得了约1.7万本数字图书的销售授权。”


  8月23日,盛大推出了它的BAMBOOK,售价仅为999元。盛大此举将撼动中国电子书的产业格局,一些业界人士甚至认为,盛大以超低价打压对手,涉嫌不正当竞争。


  中国通信业正全面进入3G时代,手机、手持阅读器、平板电脑等移动阅读终端对数字内容的需求与日俱增。移动阅读将成为数字出版越来越重要的发布渠道。


  据悉,2015年前上海市全市中小学生的课本将采用电子书,这一市场容量不容小觑。


  目前中国几大购书网站的纸质图书销售额之和为12亿元,电子书、有声书的销售几乎为0。而Amazon的图书销售额为每年50亿美元,其中30%来自电子书和有声书。Amazon于2008年推出的电子阅读器更是销量突破100万台。我国2010年各类手持阅读设备的生产和销售估计将超过300万台,这一增长态势今后几年将有增无减。

评论
©电子杂志设计制作公司 | www.yazine.com | Powered by LOFTER